Search


#編笑編哭天真浪漫回應

昨天看到一篇文章(底下有連結,有興趣可以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#編笑編哭天真浪漫回應

昨天看到一篇文章(底下有連結,有興趣可以點來看),的確有一些觀察值得認同(但不全盤同意該作者的觀點),諸如出版從業人員多半是因為「喜歡書」才願意投入這個「黃昏/夕陽產業」,甘願被低薪壓榨著熱情、消磨著青春。

然而,我當編輯也是為了賺錢餬口,與其做一份自己不喜歡的工作,不如活得開心一點。我也是有自尊的人,要用22K來榨取我的熱忱,這是不可能的事。

不過,因為出版人士如此的「天真浪漫」就讓出版業賺不了錢嗎?

不可否認的,出版的確存在著「商業」與「文化產業」的多重身分,當出版社太過「商業取向」的時候,的確會引發某些人的指指點點。但我想問的是,當所謂「文創」大發利市的時候,做為文化產業一環的「出版業」難道就不能追求「賺大錢」嗎?

在商言商,出版人士又不是仙女可以餐風飲露,如果可以我也想當仙女,但我們也是人也是要吃飯,這年頭賺不了錢的書,老闆也是會考慮一下再做決定好嗎?就算是一本寫得好棒棒的小說,如果作者名不見經傳,印了書賣不出去最後也只是堆進倉庫的話,誰願意當這個笨蛋呢?(不然你以為這麼多網紅網美出書是為什麼?)(另一個題外話是,台灣的讀者喜歡看什麼?圖書市場的暢銷書又是什麼?原作者所謂的「好書」又是什麼?)

另一方面,出版產業裡頭又不是靠編輯熱血就可印書,之間也牽連到其他產業,諸如印刷、裝訂、紙業、運輸、經銷、通路等等,這些人可不是「我好喜歡油墨所以我做印刷」、「我好喜歡紙張所以我投入紙業」、「我好喜歡開貨車所以我當物流士」。但出版業少了這些人,還玩得起來嗎?

舉個例來說,紙(運費)變貴了所以書籍的定價相對提高,在讀者收入不變的情況下,他購書的意願就降低了,多數讀者意願降低代表書籍滯銷,印刷量也就降低了,印刷廠的工作因而變少,如果為了維持營運,印刷廠也跟著漲價(或裁員),書的成本也就又升高,再升定價,讀者的意願又降低,就是這樣循環不息!每一個環節都可能影響著出版的產值起落!

出版產業的維繫與支撐並不是只有「出版社」獨撐大局而已,至於是不是因為從業人員天真浪漫老實說我也認為不一定。畢竟從生產到市場,從製造者到消費者之間,存在太多影響此一產業的變因。

總之,或許出版人士是有點天真浪漫沒錯啦,但將出版業的衰退歸因於從業人員的M屬性(O)天真浪漫(X),實在太簡化而單一。(但我覺得最主要的因素還是消費者不看書啦......)(而且只想賺錢的出版社大有人在R~不然某些出版集團怎麼會越來越壯大)

#簡言之出版業行銷為求賺錢沒有錯
#講錢好俗氣喔但我就是一介俗人
#酸民醒醒好嗎
#寫完發現我也跟酸民認真了

原文這邊請:https://goo.gl/JFuBk4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我是B編。 這裡有出版業的大小事。 偶爾談一下書, 偶爾談一下出版業, 偶爾談一下韓劇, 偶爾談一下社會。 ▲合作請洽:[email protected] ▲LINE社群搜尋「B編的冊格仔」
View all posts